未來30年將是中國機床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期間中國將形成以高檔機床為代表、以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主導、多種先進制造業互相支
撐的產業新格局,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重大裝備信息中心認為中國機床工業已經進入戰略轉型的關鍵期。為什么得出這一結論呢?記者了解
到;支撐他形成這一判斷的原因有六方面。
第一是市場競爭環境。 機床工業近年來之所以高速增長,除國家政策引導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機床工業和自動化設備產業鏈大舉進入機
床行業。
據數據統計,我國機床工業新增私人投資占比已經由2008年的40%上升到2015年的70%以上。
第二是發展階段使然。正如20世紀最后十年的經濟周期見證了家電、紡織、服裝等行業的興起,21世紀最初十年的經濟周期掀起了鋼鐵、水
泥等行業的熱潮一樣,新一輪的經濟周期也需要新的、具有長期成長性的行業來引領,而以機床工業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無疑責無旁貸。
“按照日本經濟學家戰略產業領先增長理論,當電力和鋼鐵工業完成了第一組和第二組戰略產業的使命之后,第三組領先發展的戰略產業將是
裝備制造業。”
第三是發展模式轉變。以前我國機床工業發展是“從無到有”時期,走的是整機帶動零部件發展的模式,其發展規律是“自上而下”。
而現在我國機床工業已經進入“從大到強”發展階段,其發展規律是“自下而上”。
據了解;在新的階段、新的時期,中國正在邁入整機與零部件并重發展的道路,真正的創新時代已經來臨。日本在上世紀50年代,也曾經提
出主機發展優先,但到了60年代,迅速調整了發展戰略,優先發展基礎技術和基礎零部件。此后,日本機床工業發展非常迅速。
第四是發展路徑變更。過去我國發展機床工業走的是“貿工技”路徑,即貿易優先發展的道路,外貿政策是最強勢政策。
而進入新時期后,在大批產品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貿工技”向“技工貿”發展轉變已是必然趨勢。
第五是創新成為重組的根本。機床工業兼并重組的動力正逐漸從產業鏈后端向產業鏈前端轉移。面對日益增大的研發費用和研發風險,用一
個底層共性技術支撐上層相關多元化的產品,從而增加企業競爭力,已經是當今世界機床企業并購的一大趨勢。
第六是創新推動新舊發展模式交替。“可以肯定的是,機床工業將告別過去的‘突飛猛漲’,進入一個平穩調整時期,放緩無疑會使得各種矛盾
‘浮出水面’。”
不可否認,中國機床市場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一枝獨秀,特別是近幾年中國機床工業帶動周邊新興產業發展例如;液壓機,四柱油壓機,液
壓沖床,壓力機的進步飛速,那么中國機床工業是否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據了解;所謂國際競爭也包括國內市場的競爭,因為中國的市場已基本上是國際市場,大部分國際機床企業都在中國有產品銷售,所以中國參
與國際競爭已經有一定基礎毋庸置疑。在中國市場上,我們在高端處于劣勢,進入國際市場,我們在中低端有優勢。但總體來看,我們參與國
際競爭的條件還不理想,靠數量和價格顯然不可持續,在技術水平不夠的情況下,靠低價的不規范競爭還導致資源的大量浪費,對企業員工的
價值回報也是很低的。理想的競爭條件還需要建立在產品質量上、應用領域和高水平人才上。
只有在這種形勢下,價格競爭將會逐步轉向價值競爭。競爭的結果會使產業優質資源將會進一步向競爭力強的企業集中,而通過增強創新能力
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將會成為解決各種矛盾組合的最優方法。這將是機床工業走向產業高端的最佳路徑。
深圳市欣臺誠機械設備有限公司